第一场 喜讯
〔幕启:李府寿堂。李廷甫、李夫人同上。
李廷甫 (念)庆寿诞彩幛高悬,
李夫人?(念)有明珠掌上承欢。
老爷今日寿诞,容为妻拜贺。
李廷甫 夫人免了吧!
李夫人?哪有不贺之礼。
李廷甫 好好,老夫人也有一礼。
〔夫妻同拜毕。内声:“**庆寿!”夫妻笑。
李秀英?(念)华堂开寿诞,
歌鼓乐天伦。
今日爹爹寿诞,女儿为爹爹拜寿!
李廷甫 起来!秀英知书达理,真乃贤孝女儿。哈哈哈哈!
老夫人 正是。
春香 老爷、夫人在上,春香叩头!
扩展资料:
创作原型
《碧玉簪》是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一部优秀作品,很多越剧团都将它作为保留剧目,还曾拍成**艺术片。但是,不管是出版本还是改拍成彩色**,都只署整理改编者的名字,没有署剧本的首创人员姓名。那么原创人是谁呢?他们就是越剧创始人之一的马潮水和张云标。
1918年,马潮水与名伶王永春、卫梅朵、张云标等进上海,他感到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剧目不更新,不适应市民的口味是不行的。
为此,他买回《李秀英宝卷》,一口气看完,觉得不错,并联想到曾在家乡看东阳婺剧《三家绝》的演出,认为《李秀英宝卷》可以改编成一出好戏。
为了作好充分的准备,他又去书店买来《碧玉簪》全传,与师弟张云标共同商议,着手改编。经过他俩演出之余的精心整理、改编,《碧玉簪》终于诞生了,并于1918年7月20日在上海华兴戏院正式演出。
碧玉簪故事简介
该剧讲述明朝吏部尚书李廷甫将女儿秀英许配翰林王裕之子玉林。秀英的表兄顾文友因求婚不成,便买通孙媒婆向秀英借得玉簪一支,连同伪造的情书,在秀英成婚之日,暗置于新房之中,玉林果然中计,疑秀英不贞,备加冷落和凌辱。
廷甫闻女被虐,赶往王府责问,玉林方出示情书、玉簪,遂使真相大白。然秀英已被折磨成疾。玉林悔恨不已,上京赴考中魁,请来凤冠霞帔向秀英认错赔礼。
该剧共十五场次喜讯、暗害、花烛之夜、询婢、二洞房、邀宴、归宁、诘子、三盖衣、送果、评理、夜归、对书明冤、中魁、送凤冠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浮白客”
本文概览:第一场 喜讯〔幕启:李府寿堂。李廷甫、李夫人同上。李廷甫 (念)庆寿诞彩幛高悬,李夫人?(念)有明珠掌上承欢。老爷今日寿诞,容为妻拜贺。李廷甫 夫人免了吧!李夫人?哪有不贺之礼...
文章不错《越剧碧玉簪全部台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