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二首中惊鸿的典故出自

出自宋代 陆游 的《?沈园二首·其一 》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原文: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沈园二首·其一》,当年诗人已经75岁高龄,但依然对年少的爱情念念不忘。尤其是心中美人河水池中的倒影,一字“惊鸿”,可以看得出陆游心中的不舍,心中的刻骨铭心,心中对往昔的怀恋。

显然,这个“惊鸿”这个词之所以美,就因为其如鸿雁一般翩然逝去。鸿雁在古诗词古文当中有着丰厚的意蕴:春去秋来,鸿雁南飞北归代表了诗人的旅途和思乡;遥望苍空,鸿雁成双成对,那是诉说诗人的孤独;期待传书,那是诗人们对鸿雁掠过天边的向往,总渴望它们能带来远方亲人与朋友的口信。

意思是: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

出自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洛神赋》。

节选如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译文如下:

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曹植此赋据序所言,系其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入朝京师洛阳后,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经过洛水时,“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而作。当时,曹丕刚即帝位不久,即杀了曹植的密友丁仪、丁廙二人。

曹植本人在就国后也为监国谒者奏以“醉酒悖慢,劫胁使者”,被贬安乡侯,后改封鄄城侯,再立为鄄城王(俱见《三国志·陈思王传》)。这些对决心“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的曹植来说,无疑是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其心情之抑郁与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魏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子。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失宠。其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是建安文学成就最高者,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现存诗歌九十余首。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

百度百科——洛神赋

(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新杰酱大魔王的头像
    新杰酱大魔王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新杰酱大魔王”

  • 新杰酱大魔王
    新杰酱大魔王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出自宋代 陆游 的《?沈园二首·其一 》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原文: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新杰酱大魔王
    用户080506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沈园二首中惊鸿的典故出自》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