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圣分别是谁?

网上有关“中国历史上的十圣分别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上的十圣分别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文圣孔子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汉以后,孔子的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后世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号称“至圣先师”,后世尊称为文宣王。

2、亚圣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正宗继承者,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尊为“亚圣”。

3、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我国唐代伟大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的诗歌。因为他的诗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本人即被后人尊为“诗圣”。

4、词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5、酒圣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字仲宇,夏朝人。相传杜康正是取些水造酒,有文字为证:“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独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

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邻里百里许,多沽酒于白。先泽之遗,本地独得其身,至今遗址槽沿存,此其明验也。”杜康作为酒的始造者,开辟了源远流长的华夏酒文化的源头。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故而后人称之为“酒圣”

6、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人称“王右军”,东晋山东临沂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吸取了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创立了独特的风格。他写的楷书,进一步摆脱了隶法的形迹,达到了独立完美的境地,人们称赞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公认他为“书圣”。

7、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名道玄,唐代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的画立体感很强,擅长画人物,用朱粉的厚薄来表现骨肉的高低起伏,如同塑像一样真实。又善于画佛像,形象逼真,人物的衣带子飘飘若飞,有“吴带当风”之誉,后世尊他为“画圣”。

8、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9、药圣孙思邈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其所著的《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故后人称之为“药王”,“真人”,“药圣”。

10、茶圣陆羽

陆羽字鸿渐,号东冈子,唐代夏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他不慕荣华,毕生研究茶事,终于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从而开茶叶研究的先河,所以后人誉他为“茶神”、“茶圣”。

亚圣的读音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儒家传统文化是香火不断传承,至今还依旧保持在中国现代生活中。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人们崇尚儒学而儒学的重要人物就是孔子和孟子,而他们两个人被称为孔圣人和亚圣。由此可见其中他们两个人的成就是多么的高位后世的儒学开创了重要的基础。但回到孟子,为何孟子在宋代以后才会被称为亚圣,这其中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宋代以前的朝代没有以儒学为尊。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唐宋这一时期的时候在唐朝他们崇尚上道教和佛教为主。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儒学在唐朝的发展,一路艰辛坎坷,而在后面不断的发展,宋朝以后,人们开始才慢慢地学习了,重新把儒学收集到学生的课堂书本里面。人们也才把目光重新转回到儒学的中点上,对儒学重新进行发展。

二、朱熹的推广。

其次,宋朝的儒学集大成者一定要说回朱熹。也正是因为朱熹,后面的儒学得到发展变成了理学。为之后儒学得以在中国重新发展,重新在后世得到传承。因为朱熹凭借他在自己国家上面的地位和学术上面的渊博,让大家重新推崇学习这样的学说。所以说朱熹给儒学的发展重新奠定了,所以说把孟子作为亚圣这也是实至名归的。

三、为了满足统治者的要求。

说回到最后1点,不管这些学说流派如何发展,其中最后的目的还是要帮助统治者管理国家,而宋明理学也正是因为这样。朱熹创造的你学到后来也是为了帮助当时的宋朝管理国家政务,而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三纲五常。而他帮助了统治者管理国家国家就对儒学大势传播而把儒学的开创者之一的孟子作为亚盛,这也是全国人的心愿。

亚圣的读音为:[yà,shèng]。

亚圣即孟子。

孟子(Mencius、孟轲,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的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国,就是孟子的祖先。

孟子游说齐宋: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

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大约在45岁之前率领弟子出游各国。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在齐威王(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年间。当时匡章背着“不孝”的坏名声,孟子却“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到了齐国,孟子宣扬他的“仁政无敌”主张,他在齐国很不得志,连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镒,都没有接受,就离开齐国。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十圣分别是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雪光泽的头像
    雪光泽 2025年07月27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雪光泽”

  • 雪光泽
    雪光泽 2025年07月2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历史上的十圣分别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上的十圣分别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雪光泽
    用户072709 2025年07月27日

    文章不错《中国历史上的十圣分别是谁?》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