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老北京兔爷的来历?

网上有关“谁知道老北京兔爷的来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谁知道老北京兔爷的来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兔儿爷是在明朝末年出现的。

明人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翻译成白话就是讲:在京城的中秋节,人们都用泥土捏出兔子外形,还穿戴衣帽,盘坐着如同人一般,家里子女都会祭拜它。

从明代开始,汉人祭祀月亮,就需要摆放兔儿爷,这是最早的关于兔儿爷的记载。

清朝建立后,清朝皇室不仅没有破坏汉族祭月的传统,反而继承得相当虔诚。后宫的祭月活动更是郑重其事,搞得十分隆重。

民间祭兔却没有这么庄重规矩,突出了游赏性质。百姓把玉兔称做兔儿爷,这虽然少了些严肃庄重,但非常亲切,皇家的礼俗由此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间节日。到清末时期,兔儿爷变成既是拜祭品又是中秋节儿童的玩具。

民国时期,虽然又改朝换代了,但祭拜并玩赏兔儿爷的风俗仍在延续。一到中秋节,兔儿爷的摊子到处都是。前来买兔儿爷的大人小孩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直到现代,兔儿爷也是很受当地人欢迎的手工艺品。

扩展资料:

不同外形的兔儿爷是有不同寓意的,以下介绍几种不同样式的兔儿爷:

1、骑着大象的兔儿爷,象与祥同音,寓意吉祥如意。

2、骑着老虎的兔儿爷,虎为百兽之王,是统帅,寓意事业兴盛,人脉广博。

3、麒麟相伴的兔儿爷,因麒麟吐书的典故而流传,象征着学识广博,学业有成。

4、背着葫芦的兔儿爷,因葫芦与福禄同音,象征着福禄双全。

百度百科——兔儿爷

这是网友的回答: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为民众所重视的三大节之一。全国各地过中秋的习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其特色习俗之一便是中秋拜兔儿爷。 之所以出现兔儿爷的形象,当是源于月宫中有兔的传说。追根溯源应是源于人们对月神的崇拜和对神话的确认。早在春秋时代,就有关于月中有兔的传说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反映了神话的内容:一弯新月中并置着口衔灵芝的蟾蜍和奔跳的白兔。可见汉代就流传着月中有兔子的神话。河南郑州出土的西汉晚期画像砖“东王公乘龙”也出现了玉兔捣药的形象。1968年,江苏省丹阳市发现了一座南朝佚名陵墓,墓中出土了两块画像砖,分别表现月亮和太阳,月亮中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只捣药的玉兔,杵臼毕具,十分生动。这种最迟出现于汉代的玉兔捣药形象可能是北京中秋节特有的兔儿爷形象最初的依据。但是北京兔儿爷的出现并不是直接依据汉代画像中的形象制作,而是与拜月时所供奉的“月光码儿”有很大关系。

过去,老北京每户家庭都要设坛拜月,供“月光码儿”, 即印有“太阴星君”及玉兔捣药的纸像。其中,玉兔捣药的形象是月光码儿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邓云乡先生在《增补燕京乡土记》一书中对兔儿爷的由来有一番推断:“我常常想,历史上有许多不知名的创造家,都很值得人佩服,是谁别具慧心,创造出这么好玩的兔儿爷呢?它的来源似难详考,但在明代就有了。明人纪坤《花王阁榺稿》记云:‘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帝京景物略》的记载有‘月光纸’,上面‘缋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偏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尺,大者丈,工致者金碧缤纷’。我想最早创造做泥人兔儿爷的,大概就是照这‘月光纸’上的像塑的。这自然会大受孩子大人的欢迎,因而越造越精,越流传越久,就演变成为历史风俗。”可见邓云乡先生认为兔儿爷的形象是从当时的月光码图案中玉兔捣药形象上借鉴的。而且可以看出在明代,兔儿爷便已经是衣冠距坐的形象了,但依旧难脱兔形。

清代也多有人记述兔儿爷,清末徐柯 (1869~1928),在《清稗类钞·时令类》中有对兔儿爷的描述:“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文中只是提到兔儿爷的形象是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到底这是什么样子那?再来看翁偶虹先生在《北京话旧》有一段描述“最早的兔爷,只是仿照‘月亮马儿’上的玉兔形象,白垩其身,人立环臂,臂有提线,牵线则双臂上下移动,形如捣药。”巧的是,文中所描述的形象与如今山东的兔子王非常相似。

为什么现如今北京兔儿爷的形象大多是身穿铠甲的呢?《北京话旧》一书中提到过一则故事,据说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有两个看守太庙的旗籍差役,失名而存姓,一个叫“讷子”,一个叫“塔子”,借供职轻闲之便,用太庙里的黏土,融制胶泥,仿照戏曲里的扎靠扮相,塑制成金甲红袍的兔儿爷,利市三倍。”可以看出至少从清光绪年开始,北京兔儿爷出现了金盔金甲的新形象。1906年出版的《燕京岁时记》中对兔儿爷形象的描述可以为这一传说提供佐证。

清末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详细记载了当时兔儿爷摊子,云:“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可以看出这时的兔儿爷已经是着甲胄带纛旗的形象了。

其后兔儿爷的形象不断丰富。七七事变之后江宁夏仁虎老先生《旧京秋词》道:“银枪金甲巧装排,扑朔迷离总费猜,泥塑纸糊儿戏物,西风抬举上高台。”诗后自注道:“中秋儿童玩具曰兔儿爷,其雌者曰兔儿奶奶,识者所嗤,然愚民或高供以祈福焉。”可见,身披铠甲已经成为兔儿爷的一大特色,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兔儿爷都穿铠甲,其它形象的也有发展。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对兔儿爷有一番细致的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可见随着社会的变化,北京的兔儿爷是越来越精致。

关于“谁知道老北京兔爷的来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烟缕的头像
    烟缕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烟缕”

  • 烟缕
    烟缕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谁知道老北京兔爷的来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谁知道老北京兔爷的来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兔...

  • 烟缕
    用户072308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谁知道老北京兔爷的来历?》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