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五代是中国朝代更换最频繁的时期?

网上有关“为什么说五代是中国朝代更换最频繁的时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说五代是中国朝代更换最频繁的时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五代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短命王朝的集锦,几乎每一个朝代都充斥着反叛的戏码。那么,为什么五代时期没有出现稳定的王朝,而往往是二世而亡呢?

这其实与五代的分类方式有很大关系。因为按照中国正统王朝的划分,这些王朝都不能称之为王朝。虽然表面上很多国家都奉五代的正朔,可事实上,五代从来都没有实现对自己治下的完全统治,一些强藩不仅不听从五代的命令,同时还经常在五代更迭时保持中立。

后唐灭掉后梁实际上只是占据了后梁的国都而已,其他地方依旧是后梁的藩镇。可是,晚唐时期常年的藩镇割据让人们习惯了反复无常,后梁倒了就投靠后唐,后唐倒了就投靠后晋。毫无忠诚可言的地方藩镇让王朝更迭变得异常容易,反叛一方并不需要征服前一朝代的所有领地,只需要占领首都就可以了。

中央的脆弱让地方藩镇时刻存有一颗不臣之心,后唐之后经常出现带兵平灭叛乱的大将转过身来就反叛。假如这些野心家都成功的话,五代恐怕已经变成十几代了。

地方的不臣之心也就导致了中央政府建立以后就会趋向于消解地方势力,也就是进行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就会引起地方的不满,原有的不臣之心就会受到刺激,因而经常性地发生反叛。比如,后唐时期,石敬瑭就因受到中央的猜忌而勾结契丹起兵谋反。

除了以上这些以外,五代的特殊地理位置也使得王朝更迭更为频繁。五代所处的位置实际上是四战之地,北面主要受到契丹的威胁,南面则受到南唐的威胁。这就导致五代时期的中央政权不得不让地方藩镇,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地方藩镇掌握较强的权力,这本身与五代必须要做的中央集权实际上是背道而驰的。

当时的中央政府可谓是非常尴尬,表面上它是藩镇的上级,可实际上只能算是一个松散联盟的盟主。它不得不时常防着手下的藩镇,却为了保护自己又不得不分给他们权力和兵力。五代虽然成功地消灭了很多反叛的将领,可这种矛盾还在促成下一次朝代的更迭。

谁能给我说一下五代十国的由来

不是 的。。

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关于五代十国的理解,狭义上为五代十国本身,广义上一般以此代指这一历史时期。

1.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959年期间。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历时共53年。实际上十国当中有六个在960年之后灭亡,北汉在最后,被灭时已是979年。

五代是中原上的五个王朝,先后与之并存的十国(除北汉外)都在秦岭—淮河以南。其它并存的还有辽和西夏,但因为中国史书一般以汉族为中心,对其他民族政权常忽略。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所以前人把五代称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所以欧阳修在他写的《新五代史》里常用“呜呼”开头,这并不是他装腔作势,不说其他,单后来的残酷刑罚“凌迟”(即千刀万剐)就是在五代乱世出现的。

但这时期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在此期间,为后来的北宋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了基础,其他方面,如火药、印刷术的发展,词的出现,也是有所成就的。

五代十国 (907-979)

唐末,籓镇之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令光辉灿烂的唐帝国终告崩溃。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自唐末朱全忠篡唐自立,改国号为梁,建都於开封。朱梁以后,继起的朝代,分别是唐、晋、汉、周,与梁合称为五代。除五代外,当时中国南方境内还有许多其他的割据势力,即吴、楚、闽、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南唐、荆南、北汉等十个王朝,统称为十国。史称五代十国,但实际的国却不止十个。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勗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榷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榷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榷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郭荣后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郭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

区分

国别

建都

开国帝王

原官爵

兴亡

年数

亡于

后梁帝国

开封

朱温(全忠)

梁王.宣武节度使

907-923

17

后唐

后唐帝国

洛阳

李存勗

晋王.河东节度使

923-936

14

后晋

后唐明宗

后晋帝国

开封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936-946

11

后汉帝国

开封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947-979

33

后周帝国

开封

郭威

邺都留守

951-960

10

后周世宗

十一国

岐王国

凤翔府

李茂贞

歧王,凤翔节度使

907-924

18

后唐

南楚王国

长沙府

马殷

楚王.武安节度使

907-951

45

南唐

吴越王国

杭州

钱鏐

吴越王.镇海节度使

907-978

72

前蜀帝国

成都

王建

蜀王.西川节度使

907-925

19

后唐

南吴王国

江都府

杨渭

吴王.淮南节度使

910-937

28

南唐

桀燕帝国

幽州

刘守光

燕王.卢龙节度使

911-913

3

后唐

南汉帝国

兴王府

刘岩

南海王.清海节度使

917-971

55

南平帝国

江陵府

高季兴

南平王,荆南节度使

924-963

40

闽帝国

长乐府

王延钧

闽王,威武节度使

933-945

13

后唐

后蜀帝国

成都府

孟知祥

蜀王.西川节度使

934-965

32

南唐帝国

江宁府

李升

齐王.镇海节度使

937-975

39

后主 李煜

功臣,名人,后妃

后蜀孟昶妃 - 花蕊夫人

关于“为什么说五代是中国朝代更换最频繁的时期?”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7)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悦琳琳儿的头像
    悦琳琳儿 2025年07月22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悦琳琳儿”

  • 悦琳琳儿
    悦琳琳儿 2025年07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为什么说五代是中国朝代更换最频繁的时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说五代是中国朝代更换最频繁的时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

  • 悦琳琳儿
    用户072207 2025年07月22日

    文章不错《为什么说五代是中国朝代更换最频繁的时期?》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