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三省是怎样的?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后一直到清末。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如下图所示: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职责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相互监督,相互牵制:中书省颁布的皇帝的诏令和政令,如果门下省发现不符合皇帝的意思或是不可行应驳回。尚书省只负责执行政令,无其他权利。

扩展资料:

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书,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长官侍中二人;尚书省“无事不总”,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领各种政治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三省的长官共议国政,行宰相之权,其议政场所为政事堂。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亦职为宰相。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省六部制

唐朝施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制定政策,草拟诏敕;门下省审核复奏;尚书省颁发执行。

各个部门的职位从大到小排列如下:

中书省:

1、中书令(正三品)

2、中书侍郎(正四品上、从三品上(武则天时期))

3、中书舍人(正五品上)

门下省:

1、侍中(正三品)

2、黄门侍郎(正四品上、从三品上(武则天时期))

3、给事中(正五品上)

尚书省:

1、左仆射(从二品)

2、右仆射(从二品)

3、左丞(正四品上)

4、右丞(正四品下)

扩展资料:

唐朝的武官系统:

在文官系统之外,唐代还设有武官系统。由于唐代前期实行府兵制度,所以在朝廷设立十六卫。

十六卫的名称,唐代前期变化甚多,到唐玄宗开元时方大体上固定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右左威卫、右左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其中前十二卫均管辖府兵,只有后四卫不辖府兵,负责京城和宫殿诸门警卫以及皇帝的贴身宿卫。

每卫设大将军一人和将军二人统率,下有长史、录事参军总管各卫日常事务,仓、兵、骑、胄四曹分别负责俸禄、给养、考绩、宿卫、马匹、兵械等具体事务。

十六卫直接统属于皇帝,但他们没有调兵的权力。需要命将出征时,一般由皇帝和宰相议定后,颁发诏令到兵部,由兵部再发下符契,与诏令一起同时颁下各折冲府或州郡发兵。

除十六卫外,东宫官中还仿照十六卫建制设有十率府,各设率一人,副率一至二人统管,下辖一定数量的府兵,作为太子的禁卫部队。以上十六卫总称为南衙诸卫,因其官署均在长安、洛阳两京宫城之南的皇城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唐朝官制

百度百科-唐朝官吏制度

(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怜蕾的头像
    怜蕾 2025年08月07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怜蕾”

  • 怜蕾
    怜蕾 2025年08月07日

    本文概览: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后一直到清末。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如下图所示:三省...

  • 怜蕾
    用户080707 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不错《古代的三省是怎样的?》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