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儿在户主乔致庸死后,立刻变得凄凉,而且后世几乎没有人知道,主要原因有3点——没有当家作主的人,受到外界的欺负,舆论反复的曝光折磨!
当家作主的人不在了
其实不仅仅是乔家园,我们在影视剧或者**中所看到的乔家大院,其实之前非常辉煌,但是在其户主时候,乔家大院立刻变得凄凉,而且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发展了,至少也没有人偶遇,否则或者也没有人为他们办事儿了。这主要反映出一个最主要的问题,那就是没有了当家作主的人,再好的院落,在有钱的家产也无法支撑下去。
受到外界的欺负
其实这点也比较好理解,当一个家庭没有了顶梁柱之后,很有可能就会被外在的大家都欺负,尤其在民国时期的一个年代,统治非常黑暗,而且动不动就是严重的白色恐怖,甚至你所说的一句话都有可能被称之为灭九族的大罪。所以那个黑暗的时候一旦你有一天照样就会被外界所妒忌,就有可能受到外界的陷害。
舆论的反复折磨由于乔治庸死了之后,乔家的鱼儿一落千丈,最主要是乔家大院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了媒体的面前,而一些无良媒体总是报道着乔家大院的矛盾,报道了小小的女儿的凄凉,报道了乔家老院,在户主乔治庸死了之后的凄惨景象。每次悄悄到这儿,越报道越离谱越。越离谱越报道,最终成为了媒体反复折磨的对象…
乔家的后代怎么不在乔家大院居住
抗日战争的爆发,乔家大院的后代为了躲避战乱就离开了,留下很多下人管家 看护财产和大院,可等抗日战争结束了,又爆发了内战,内战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了,几大运动下来,比如打倒地主,乔家已经落魄,而且建国后不久,打倒地主阶级,乔家的财产包括乔家大院都被收归国有了。
“乔家大院”背景介绍: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晋商乔氏家族的祖宅,由在中堂、德兴堂、宁守堂、保元堂和花园组成,总占地面积24000余平方米,现已开发建设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乔氏是清末民初闻名全国的商业家族,是晋商的代表。乔氏家族最早可考的始祖是乔守纪,历经繁衍生息,传承至今已历15世代表人物有:
乔贵发:乔氏发迹始祖,幼年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清乾隆初年,“走西口”,靠拉骆驼、当伙计、卖豆腐等,不惮劳苦,创下家业。
乔致庸(1818-1907):乔贵发的孙子,字仲登,早年饱读诗书,立志仕途,但兄长早亡,他挑起家业重担。因儒学功底深厚,治商有方,秉持“首重信,次重义,三为利”的原则,以“戒懒、戒骄、戒贪”的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将其商业和金融字号扩展至平、津、东北,直到长江流域。极盛时期,国内各通都大邑几乎都有他的字号。
乔映霞:乔致庸的孙子,字锦堂,为人精明强干,敢作敢为,19岁就从乔致庸手里接过乔家的家业。他深受祖上熏陶,恪守家规家训,发展了家业,维护了家族的繁盛。
可惜万恶的抗日战争最后爆发,人民当然都逃难去了,乔家的人同样为了躲避战乱离开了,只留下下人看护着大院,一座空院。
抗日战争结束了,不巧,又爆发了内战,他们还是不能回来,乔家人就继续在江南等地生活躲避战争。内战结束后,新中国成立,又有了阶级和成分的划分,财产雄厚的都划分资产阶级、封建地主和富农,资产充公。没错,乔家大院自然被上缴充公了。
扩展资料
乔家大院(The Qiao's Famaily Compound):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文物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设立有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
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乔家大院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乔家大院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晓云”
本文概览:乔家大院儿在户主乔致庸死后,立刻变得凄凉,而且后世几乎没有人知道,主要原因有3点——没有当家作主的人,受到外界的欺负,舆论反复的曝光折磨!当家作主的人不在了其实不仅仅是乔家园,...
文章不错《乔致庸的后代去哪里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