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养老的困境有哪些

(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这种进程,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促使了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生;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劳动方式的重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随之受到削弱。 (二)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推行之后,农村家庭类型由拓展型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人口规模逐渐缩小。 (三)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市更加严重。在户籍制度限制下,农民举家流动的比例很小,人口向城市迁移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加速城市化将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 (四)农村土地的收入和保障功能被不断削弱。虽然土地在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功能,但因规模狭小、流动性差和产权不稳定,不仅难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而且也难以发挥其收入保障功能。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依靠非农就业收入来源。 (五)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增加,商品性支出增大。农民收入提高,消费尤其是商品性支出的增加,改变了老年人供养以实物支付为主的传统方式,子女对老年人的供养主要表现为货币支出。自给性消费向商品性消费的转变使老年人经济供养来源对市场的依赖性加大,老年人供养状况直接受子女货币收入的影响,缺乏稳定性并隐藏着风险。 (六)农村社会网络的作用也在下降。例如,农户家庭之间的转移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例下降到。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日益弱化,无力为困难家庭提供帮助。

老了以后怎么养老?

从2051年起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人。这个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于3~4亿人,老龄化水平占总人口基本稳定于比重31%左右,

并且80岁及之上的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于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我国老龄化正在面临的是第二个阶段,加速老龄化期,这个时期正涌现出4-2-1家庭的弊端日益突出。那什么什么是4-2-1家庭呢?所谓的4-2-1家庭,独生子女两两结婚,生1个小孩,上面还有4个老人家,形成了4-2-1,其中的压力都集中在2的身上,这种家庭结构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子女不止要面临工作上的压力,还要承担小孩养育及年迈老年的父母的养老问题。如果父母不幸卧病在床,如何照顾4个岁数相当的老人家?

养老猫举个例子:广州一市区80后典型的4-2-1家庭,一对夫妻养了4个老人及一个小孩,比较普遍。而有相关统计80后一些夫妻不仅要考虑双双父母的养老问题,还要面对耄耋之年的祖辈仍在世需要照顾的问题。

如今传统的“养儿防老”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已经不适应现在家庭养老模式了!

那如今,我应该如何养老,成为了我们长者的心声,靠子女不行,靠国家还不行吗?答案仍是否定的。作为老一辈的人都知道,以前的“国家养老”到“以房养老”再到“子女养老”,由于老龄化的加速,国家财政力不从心,并且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及私人老板进入养老板块,为国家排忧解难。现在国家鼓励和支持长者们,“我的养老我做主”号召,于是几年来养老市场得到了新鲜血液的注入,个性化的、档次化的、等养老园区大量涌现……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主要养老的几种方式:

居家养老

适合刚刚退休的长者,且在60-75的长者为主,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各项指标良好,可以左右自己的生活,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想来场说走就说走的旅行,享受着惬意的晚年生活!

可是70多岁以后,感觉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以前从山脚爬到山顶都不是个事,如今走多两个楼梯就要休息半会。以前感觉意外那么遥远,谁也不知道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广州某高校单边的李老师,养育了一个小孩,小孩非常非常优秀,在国外工作,家中请了个8年的保姆,不幸赶上2019年低疫情大爆发,李老师心梗在家,错过黄金抢救时间,被送进医院ICU,保姆怕照顾被感染病毒,胆怯辞职逃回乡下,小孩无法回国,李老师就这样在医院孤独度过2020年的新年,后媒体得知老人家在医院没到1个多月前就离开了人世了。小孩没能见着老人家最后一眼,在中国的文化里就是最大的不孝,可谁又知道这里的苦衷呢?

居家养老的弊端日益显著

1.子女照顾

4-2-1家庭,子女家庭压力沉重,无法照料,老人家长时间在家,慢慢形成孤独感。

2.请保姆

在危难面前,保姆逃之夭夭。最近“江苏保姆闷死老人事件",在网络连续发酵,让人感叹保姆市场的混乱和医护医护常识的不足,居家养老就是个定时炸弹!

3. 机构养老

优势:

能找到同龄人聊天,打开心扉。

医疗完善,抢救及时。

护理专业,服务监管。

24小时有人看护,子女放心,子女有更多的时间处理自己家庭及工作的问题。

老年大学,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发挥自己的第二春。

……

养老猫想说的是,无论哪种养老方式,都离不开子女的陪伴和关怀,有空就多去看看他们,因为我们跟他们见一次面就是少一次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老龄化社会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良好的养老环境不止国家、社会的建设,还需要政府的引导,行业的监管、子女们共同努力支持;但是幸福的晚年生活还得长者自己做主,子女给的是问候,自己给得才是幸福!

世间万物,都逃脱不了岁月的磨难,人经过时间的流逝会变老,而任何物品用的久了也会变旧,每一段开始都是隆重的,每一段结束却是悄无声息的,既然大家都摆脱不了老的命运,不如坦然地面对它、解决它,在步入晚年生活之前,安排好自己的养老问题,等晚年来了,也不必太仓促。

1

老了,究竟该如何养老?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大,很沉重。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目前正在步入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将越来越多,面临的养老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目前,我国的养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个是家庭养老,另一个是社会养老。

家庭养老,是靠家庭子女来进行赡养的方式,可以说这是一种传统的养老方式,自古以来,这种由子女来对老人进行赡养,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容易被人们广泛接受。

而社会养老,主要由养老院,托老机构为主的养老,目前是作为老年人养老的一种补充。

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这两种养老形式的优缺点,看究竟哪种方式更适合老年人。

2

一、家庭养老的优缺点

作为中国主要的养老方式的家庭养老,被广大人们所接受。它的养老方式是以家庭为主体,通过家庭成员,主要是是子女的赡养为主实现的。

父母爱护子女,子女赡养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被写入法律的责任与义务。可以说中华民族就是通过这种形式的迭代传承走到今天的。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义务责任。

1、优点

家庭养老作为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是有其一定优势的。

有最基本的经济保障。我国人口众多,老年人更是不在少数,虽然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人均占有率还是很低,国家用于老年人社会保障的财力还是不足,所以,让国家来承担社会老年人养老是不现实。

因此,以家庭为主体的养老就基本可以保障养老所需的最低经济需求。老人们有的房子是自己的,或是和子女住在一起。还有大多数人老年人有自己的退休金,加上子女的收入合起来,能满足老人基本生活不愁。

照顾比较周到。自己的子女对老人进行照顾,各方面也比较熟悉,对老人身体,要求,爱好,习惯等很了解,不需要很多沟通就知道老人需要什么。而且照顾自己的亲人,也一定尽心尽力,不敢马虎。

对老人心理及精神生活有利。家庭养老,与子女在一起。老人不感到孤僻,子女经常和老人说话,安慰,对老人的精神和心理是一种慰籍。

2、缺点

家庭养老的优点不少,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会加重家庭复担。

(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大宋剑客的头像
    大宋剑客 2025年08月08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大宋剑客”

  • 大宋剑客
    大宋剑客 2025年08月08日

    本文概览:(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这种进程,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促使了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生;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劳动方式的重大转变,在...

  • 大宋剑客
    用户080811 2025年08月08日

    文章不错《家居养老的困境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