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世界是西江月的一个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悲凉出自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相对于苏轼的其他诗诸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等,这首诗的传播度不是特别高。这句诗的意思是,世间的事就像一场大梦,人生又经历了几度这样悲凉的秋天?我们都知道,分析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能脱离写诗的背景。1.写诗的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并不是很明确,现在流传着两种版本,一种是说这是苏轼谪居儋州时所做,另一种版本是创作于黄州。虽然不能够确定究竟是哪一个地方,但不论是儋州还是黄州,都是苏轼被贬谪的地方,想来也是充满了失意的。

2.诗人的感慨

这首诗同样是写于中秋之时,却跟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不同,这首诗的风格显得很是苍凉。诗人在诗的开头就感叹人生如梦,给人一种历经世事沧桑的感觉,再加上这悲凉的秋风,更加重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奈的感慨。?世事一场大梦?,从诗人的人生经历来看,这里的世事既可以是人生的抽象概念,也可以指具体的历史事件,如对苏轼影响很大的?乌台诗案?,还有被贬这一件事,世事难以预料,得意与失意全不在掌控之中,恍若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凉?除了是秋天的一个特性,又何尝不是诗人心中的?凉?呢?从这句诗来看,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恍若一场大梦的感慨,以及对自己的遭遇的无奈喟叹。

苏轼一生很是坎坷,人生沉沉浮浮,但难得的是他一贯的乐观的精神,从诗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很豪爽的人生态度,所以也成为了豪放派的代表。文学大师林语堂就很是欣赏苏轼,他写过一本《苏东坡传》,非常值得一读。

意思是:世间万事都宛如一场虚无缥缈的幻梦,人生到底经历了几度这凉意的秋?入夜的风阵阵,响动在这长廊,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注释:

1、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

2、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

3、看取:犹看,“取”作助词,无义。

4、眉头鬓上: 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

出自北宋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原文为: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译文:

世间万事都宛如一场虚无缥缈的幻梦,人生到底经历了几度这凉意的秋?入夜的风阵阵,响动在这长廊,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人稀少而发愁,月色澄明,却多被云遮挡。中秋之夜,又有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中天的月光,我只拿着酒盏,神色凄然,望向北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不同的苏轼诗词选本、论著对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一词作于何时、为谁而作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甚至标题都不同。

关于创作时间大致有如下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作于公元1097年(绍圣四年)的儋州,认为作者抒发的是兄弟之情。二是作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的黄州,即苏轼谪黄第二年。

思想主题:

此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

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百度百科-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若水伊人的头像
    若水伊人 2025年08月07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若水伊人”

  • 若水伊人
    若水伊人 2025年08月07日

    本文概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悲凉出自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相对于苏轼的其他诗诸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等,这首诗的传播度不是特别高。这句诗的意思是,世间的事就...

  • 若水伊人
    用户080702 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不错《苏轼的世界是西江月的一个大梦》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