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打红三的技巧

在毛泽东的家人中,除了刚猛的男人外,女人也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毛家的媳妇都参加了革命,历经人间沧桑……

为了革命,她们有的历经动荡年代婚姻阴差阳错的痛苦、有的承受失去丈夫、儿子的悲痛、有的狼烟四起中与幼儿生离死别、有的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而并不起眼的王淑兰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那个年代,自由恋爱是一种奢侈品,而王淑兰与毛泽民的婚姻跟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包办的婚姻。

然而不同的是,两人婚后的生活却很温馨。

十七岁那年,王淑兰嫁给了同岁的毛泽民。从此之后,王淑兰便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照顾一家大小的责任。

在上屋场,王淑兰每天总是起早贪黑地忙碌。生火做饭,收拾房间,喂猪养鸡等家务事,王淑兰都干得十分漂亮。

另外,王淑兰还要照顾生病的婆婆文七妹。王淑兰对待婆婆,像亲生母亲一样,每天端茶送饭、洗衣擦身、照顾得细致入微。

为了帮婆婆解闷,王淑兰还绘声绘色地给她讲一些新鲜的事儿,哄得婆婆乐呵呵的。而婆婆文七妹每次遇到难题,总是找儿媳王淑兰商量。

两人的关系胜似闺蜜,是上屋场婆媳的楷模!

与此同时,在婆婆文七妹的影响下,王淑兰十分同情穷人、弱者。尽管自己不是很富有,但是也时常接济他们。当时,左邻右舍都夸赞她: "身上有两条裤子,都要脱一条送给别人"。

毛泽东外出读书期间,毛泽民无条件地支持他和小弟毛泽覃,承担起长子的责任。在毛家三兄弟中,毛泽民对这个家付出最多,这里面也少不了王淑兰的一份功劳,她总是默默地支持丈夫,任劳任怨。

如此贤惠能干、通情达理的妻子,自然深得丈夫毛泽民的喜爱。

每当收割季节,毛家都请几个短工,毛泽民虽然在田里忙个不停,但是还牵挂着家里的妻子王淑兰。开饭之前,毛泽民总是跑一趟回家,帮助妻子将饭菜装好,并拎着饭桶到田间。

其实,王淑兰打算自己拎田里的,但是毛泽民则认为,妻子王淑兰是小脚女子,饭桶对于她来说,太沉重了。

就这样,在王淑兰和毛泽民的相互扶持下,毛家越来越有生气。 父亲毛顺生的生意蒸蒸日上,王淑兰也为毛家添了五位可爱的小家伙。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五个孩子中,只有毛远志长大成人,其余四人皆夭折。

王淑兰虽是小脚女人,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但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女子。

1925年初,毛泽民跟随三哥毛泽东在韶山冲,开展农民运动,王淑兰毅然走上了苦难而光荣的革命道路。

由于王淑兰在韶山人际关系好,有说服力,所以她成了杨开慧的左膀右臂。在杨开慧的影响下,王淑兰懂得越来越多的革命道理。后来,在杨开慧和王淑兰的同心协力下,韶山的女子们也参加了进步活动。当时,女人们在韶山可是顶起了半边天。

然而,让王淑兰绝没想到的是, 1925年6月,毛泽民与她提出离婚的要求。

毛泽民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保护王淑兰两母女。

那天晚上,毛泽民向王淑兰嘱咐了一些家里的事情,然后沉重地说:

话说完,毛泽民的心里一阵难受。

半晌后,毛泽民说

听到这话,王淑兰的泪水瞬间噙满了双眼。但是,此刻的她懂毛泽民的心,她打心眼里明白他的痛苦……

王淑兰虽然是女子,但是她也是心系革命,心系百姓。不久,王淑兰便假装没事地劝慰毛泽民:放心搞革命,自己会照顾好女儿的。

毛泽东 听说大弟毛泽民离婚,就对王淑兰 "四嫂,你就住在上屋场吧,你永远是我们毛家的人。"

第二天,王淑兰依依不舍地与毛泽民三兄弟告别,三岁的小远志望着父亲毛泽民,眼泪刷刷地流下来。

谁也没有想到,上屋场一别,竟是小远志与父亲最后一次永别!

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民是有远见的。大革命失败后,韶山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敌人以王淑兰是毛泽民妻子为由,将其逮捕。

面对 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逼供,王淑兰始终严守党组织的秘密。 后来,韶山的乡亲父老提供了一份毛泽民与王淑兰离婚的证明,并且用全村人的名义做担保,王淑兰才得以放出来。

如果换作一般的小脚女子,经历过死里逃生,会选择过安稳的日子。但是,王淑兰并没有放弃革命理想,而是带着女儿小远志来到长沙,继续坚持革命工作,秘密发动群众,传播革命火种。

1929年, 由于"软骨头"的出卖,王淑兰再次被敌人逮捕。 小远志因事先安排在亲友家,才逃过一劫。

另外,还有两位毛家妻子被敌人关押起来,她们是毛泽东之妻杨开慧、毛泽覃之妻周文楠。

毛家的三个媳妇在敌人的魔爪里,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是她们始终守口如瓶。

这就是革命者的风范,毛家人的风骨。

在人间地狱里,王淑兰还与罗醒同志联合起来,建立秘密党组织,团结一切力量跟敌人斗争。

幸运的是,1930年7月,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攻打长沙,将王淑兰、周文楠等***员营救出来。

其实,在越狱之前, 王淑兰 和罗醒 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 ,因此俩人相互 托孤 。当她们逃出敌人魔爪后,罗醒要跟随红军撤走,而王淑兰因为小脚不能同行,罗醒便将儿子华初托付给王淑兰,并认她为妈妈。

不幸的是,一年后,罗醒再次被捕,最终壮烈牺牲!

从此之后,王淑兰便视毛华初为已出,十分疼爱他。

1930年8月,由于长沙时局动荡,王淑兰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此时的她,像一只孤鹰。

可是,王淑兰并没有打退堂鼓, 她历经千辛万苦,靠沿途乞讨,找到了上海的党组织。不料,上海的形势同样险恶,王淑兰只好回到湖南。

虽然处境险恶,但是王淑兰的革命斗志始终是高昂的。在长沙, 王淑兰 担任地下交通员,独立设立联络站, 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党的上级机关和革命同志 。这期间,王淑兰因为没有固定的职业,所以生活很困难。为了维持生计,王淑兰东奔西跑做过很多杂事。

后来,为了抚养革命烈士后代毛华初,王淑兰忍痛将十岁的远志送到富农家做丫鬟。在富农家,小远志洗衣、烧饭、喂猪、种菜,还经常挨打受骂。

天下哪有母亲不疼爱孩子,但是为了革命,王淑兰只好舍小家为大家。

然而,苦难并没有到此结束。1935年的大洪水,将他们冲回了韶山冲。

为了继续开展革命工作,衣食无着的王淑兰不得不将女儿送给姓傅的人家做童养媳。

1938年初,八路军在长沙设立了办事处,徐特立是负责人。当王淑兰得知前线急需爱国青年,她鼓励毛远志、毛华初学习先辈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奔赴延安。后来,王淑兰找到徐特立将两个孩子送往延安。

没有了孩子的牵绊,王淑兰更加大胆地放手开展革命活动。

1945年, 王淑兰 与范卓以“夫妻身份”作为掩护,在临武县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武装斗争, 开辟了龙口山革命根据地。

随后, 王淑兰 又在临武、桂阳一带进行革命宣传工作,并 为前线筹集二万多斤军粮

在复杂而紧张的斗争中,王淑兰胆大心细,善于随机应变,多年来,竟没有出过任何差错。

就这样,王淑兰默默地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革命胜利后,组织安排一个环境优雅的地方,给王淑兰在北京养老。在血雨腥风的日子,王淑兰将自己生死荣辱置之度外,如今解放了,生活条件好一点,也是情理之中,但她却婉言拒绝了,王淑兰向组织提出自己可以去看大门,养活自己。

可是,王淑兰为革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组织怎么可能安排她看大门呢。后来,在毛泽东的安排下,王淑兰回到韶山接待来上屋场参观的游客。

1964年7月6日,王淑兰病逝,安葬在韶山冲的象鼻山,终年68岁。

王淑兰,一个柔软的女子,内心是如此坚韧与乐观,她艰苦朴素的作风可敬、可贵、可爱!

中国十大元帅及十大将军中有哪几个是因为打仗比较厉害?

红三红五不能出炸。在红三红五里,是没有炸弹的。红三红五里只有四带二的出法,没有炸弹这一说。

比如手里有四张3,那么出牌的时候只能四张3带两张牌。而且是必须带两张牌,如果不带两张牌只出四张3,相当于3的三带一。

再举个例子:比如别人出了一个778899的顺子,自己管不上,这个时候即便手里有四个3也是不能用的。想要管上778899,只能出比778899大的顺子,例如JJQQKK等。

附红三红五的基本规则:

红三红五是四个人玩的,1副牌,共54张牌。其中两个人13张牌,两个人14张牌。

红五指的是红桃五,红桃五是最大的牌。红三指的是红桃三,红桃三先出牌。

红桃三和红桃五是一伙的,剩下的两个人是一伙的。

打完手中的牌既为获胜,当其中一方的所有玩家都打完手中的牌时,游戏结束。

打牌的时候,心态很重要。即便自己的同伙玩的不好,也不要生气,也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不能心态爆炸。

记住一句话:玩牌就是为了开心。

五人玩发红三技巧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诸多将领中,真正是统军破阵,独挡一面,临敌决胜的并不多。在元帅一级中,有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四人。

贺龙虽是红二方面军主帅,但其麾下多年的主要是红2军团(红3军),在段德昌死后战绩就显得不是很大。抗战时贺龙又早早回了晋西北,解放战争干脆当了粮草官,缺乏长时期独挡一面的过人战绩。另外聂荣臻虽是华北军区主帅,但更多的是以军政双全闻名,擅长建设根据地,历史上也一直是政治工作者,自己独自指挥的大战役偏少。故以上两位元帅不在此列。在大将一级中,有粟裕、陈赓二人。徐海东红军时期很辉煌,但解放战争时一直养病。黄克诚战略眼光独到,却更多以政治工作者面目参与指挥。许光达虽是兵团司令,但独立领军时间较晚,后来一直在西野麾下作战,地位较低,出色战绩不多。陈赓指挥水平不错,一度领衔了一个战略方向,但和粟裕相比,其指挥作战的规模和战绩还是差了不少。所以,有人说我军真正决胜战场的是“五虎上将”——彭、林、刘、徐、粟,可说是点睛之语。

彭德怀的指挥风格是勇猛、敏锐、顽强而应变快,在几十年的统兵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善打进攻战和遭遇战。在红军时期,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就以能打苦仗狠仗著称。胜仗先不用说,像打赣州,守广昌,尽管都是败仗,但三军团坚决执行中央的命令,攻坚克险,不畏牺牲,总是挑最苦最难的担子,相当能体现出彭德怀的作战指挥风格。四渡赤水时的娄山关战役,三军团就是以硬对硬,坚决啃下对手。而彭德怀则顺势应变,指挥部队勇猛追击,在红一军团配合下击溃了吴奇伟的两个师,二占遵义城,把一场转移之战打成了进攻大捷。抗战时期,彭在华北毅然发起百团大战,从正面向优势日军出击,沉重打击了其华北治安信心,成为中共军队在抗战中仅有的一次大规模会战。解放战争时期在陕北,彭以2万人对胡宗南20万人,连胜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宜川,用兵套路捉摸不定,可说是彭德怀军事生涯中的杰作。

西北大进军时,彭德怀指挥一野战咸阳,打兰州,硬是打垮了战斗力嗷嗷的青海马家军,为西路军的两万将士洗去了血海深仇。在抗美援朝一次战役时,因美韩军推进过快,彭原来制定的防御计划落空。而彭因敌而变,迅速将遭遇战打成进攻战,打了美韩军一个措手不及。二次战役,彭诱敌深入,突然从战线东翼打开突破口,尔后大规模向敌后进行穿插分割,南敌北拒,向心合击,一举打成西线大胜,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彭的弱点在于缺乏系统的参谋作业训练,指挥上显得有些粗疏,从而多次出现胜仗转败的事情。

较为著名的解放战争的西府战役和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彭都是在战役后期未料到敌军的反击,在兵力部署上不细,有所疏漏,从而遭到了很大的损失。好在彭的应变能力够强,总能稳住阵脚。彭多年来一直军政全兼独挡一面,因而在战略上也有相当的眼光。抗战初期彭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实际是前敌总指挥,统一调度八路军各师的行动。在百团大战后期,彭执意要打关家垴,结果伤亡大而战果小。事后多年有人为此指责彭。不过彭是从战略上考虑的,为的是让敌人不敢再以大股兵力扫荡根据地,只是八路军武器和战力较差,因而打得不理想。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彭德怀指挥了来自各个野战军的100多万部队,与拥有巨大火力优势和技术优势的联合国军打成平手,成为中华民族的外战英雄,风头一时无二,因而回国后顺利地主持了军委日常工作。彭德怀为人耿直粗疏,三军团出来的部下如彭雪枫、黄克诚、张爱萍、杨勇等人也是谔谔之士,为后人所称道。

五人玩发红三技巧是:

1、按起牌顺序,前四个人捉11张牌,最后一个捉10张牌。

2、有红桃3与方块三的为一队,其余的三家则为另一队。

3、亮牌定义:有红桃3和方块3的可以亮3,没有红桃3和方块3的不亮。(没有人亮3也可正常进行牌局)。

4、发红三这款游戏主要流行于大同以及周边地区,但是随着网络的迅速的发展,发红三很快就蔓延到全国各地。

(1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蘅芷的头像
    蘅芷 2025年08月08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蘅芷”

  • 蘅芷
    蘅芷 2025年08月08日

    本文概览:在毛泽东的家人中,除了刚猛的男人外,女人也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毛家的媳妇都参加了革命,历经人间沧桑…… 为了革命,她们有的历经动荡年代婚姻阴差阳错的痛苦、有...

  • 蘅芷
    用户080802 2025年08月08日

    文章不错《四人打红三的技巧》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